淺層砂過濾器的調試是確保其正常運行和過濾效果的關鍵環節,需按步驟細致操作。以下是詳細的調試流程及注意事項:
一、調試前的準備工作
外觀與安裝:檢查過濾器主體、管道、閥門等部件安裝是否牢固,有無松動或錯位;法蘭連接處、焊接部位是否密封,避免漏水。
儀表與配件:確認壓力表、流量計、液位計等儀表安裝正確,量程符合設計要求;反沖洗泵、氣動 / 電動閥門的接線是否正確,電源連接穩定。
濾料裝填:檢查濾料(石英砂)的規格(通常粒徑 0.8-1.2mm)和裝填高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(一般填裝至濾料高度標記線),確保砂床平整,無雜物混入。
二、調試步驟
目的:檢查設備機械部件和控制系統是否正常。
操作步驟:
關閉所有進水、出水及反沖洗閥門,接通控制系統電源。
手動測試反沖洗泵的啟停,觀察泵的運轉方向是否正確,有無異常噪音或振動。
依次測試各閥門的氣動 / 電動執行機構,確認閥門在接到指令后能準確開關,并反饋信號至控制系統。
模擬控制系統的自動運行程序,檢查各閥門的動作順序是否符合設計邏輯(如過濾→反沖洗→正洗→過濾的循環)。
操作步驟:
緩慢開啟進水閥,向過濾器內充水,同時打開頂部排氣閥,直至排氣閥出水無氣泡為止,關閉排氣閥。
觀察過濾器內水位是否穩定,若水位持續下降,檢查是否有漏水點(重點檢查閥門、法蘭連接處)。
記錄充水后的初始壓力值(進水壓力與出水壓力差應≤0.05MPa,若壓差過大,可能是濾料堵塞或管道阻力異常)。
目的:測試過濾器的正常過濾效果及運行參數。
操作步驟:
開啟進水閥和出水閥,關閉反沖洗相關閥門,使系統進入過濾狀態。
逐漸調節進水流量至設計值(如 100m3/h,根據設備規格調整),觀察流量計讀數是否穩定,壓力差(ΔP)是否在合理范圍內(通常過濾時 ΔP≤0.1MPa)。
持續運行 1-2 小時,每隔 30 分鐘記錄進水和出水的水質指標(如濁度、懸浮物 SS),確保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(如濁度≤5NTU)。
若出水水質不達標,可能是濾料裝填不勻或雜質堵塞,可嘗試短暫反沖洗后重新過濾;若持續不達標,需檢查濾料規格或是否有 “跑砂” 現象(出水含砂)。
目的:驗證反沖洗效果,確保濾料再生徹底。
操作步驟:
手動觸發反沖洗程序(或達到設定的反沖洗條件,如 ΔP≥0.15MPa 或過濾時間達到設定值)。
確認反沖洗流程:關閉進水閥和出水閥→開啟反沖洗進水閥和排水閥→啟動反沖洗泵,觀察反沖洗流量和壓力(反沖洗強度通常為 15-25L/(m2?s),持續時間 5-10 分鐘)。
觀察反沖洗排水水質:初期排水應呈渾濁狀,后期逐漸變清,當排水濁度≤5NTU 時,可認為反沖洗完成。
反沖洗結束后,關閉反沖洗泵和閥門,開啟進水閥和出水閥,進行 1-2 分鐘的正洗(水流方向與過濾一致),確保反沖洗殘留雜質排出。
若反沖洗效果不佳(如排水始終渾濁或反沖洗后過濾壓差仍高),可能是反沖洗強度不足或濾料板結,需調整反沖洗流量或檢查濾料是否需要更換。
目的:測試控制系統的自動化功能。
操作步驟:
將控制系統切換至 “自動” 模式,設定過濾時間(如 8 小時)、反沖洗壓差閾值(如 0.15MPa)等參數。
觀察系統是否能按設定邏輯自動切換過濾、反沖洗、正洗狀態,各閥門動作是否與程序一致。
模擬異常情況(如壓力傳感器故障、閥門未正常關閉),檢查系統是否能觸發報警或保護停機功能。